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执政基础的现实路径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4-02浏览次数:2265

    善为政者,必固其本”。民生问题自古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任何执政党来说,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都是维护和巩固执政地位的核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都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提高认识,重视民生,夯实党执政的理论基础

  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辞海》中对“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虽然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古代先贤们也留下许多诸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本固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等治国理政的道理,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民生之多艰”几乎成了历史的常态和难解的死结。

   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人对民生问题有着崭新的认识。新中国建立以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人民就不会拥护、就不会赞成、就不会高兴、就不会答应,就会“亡党亡国”。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关注民生问题,他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阐明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生工作的着力点。把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表明党对民生问题的认识、关注、重视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

加快发展,保证民生,夯实党执政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马克思曾经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而吃喝住穿的充分供应则依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依赖于社会物质生产。由此可知,民生问题的解决完全依赖于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有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改善民生才有物质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最初的带有传统分配色彩的结构模式,逐渐转向适应公共财政需要的、向公共服务和民生倾斜的结构框架。但在实践中,财政必须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用严格的财经纪律约束党政机关的奢侈浪费。在提倡构建节约型社会和服务型政府语境下,党和政府一定要从制度设计上保证把发展的成果在投向上重点(而不是倾斜)放在民生领域,真正做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基础和前提,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城乡居民解除后顾之忧而放心消费、大胆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尊重民意,改善民生,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民意不可违。千百年以来,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就是:国家强盛、政治清廉、生活富足、社会和谐。从“文景之治”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乃至“康乾盛世”,无一不是顺应民意、与民休养生息的结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观点早已深入人心。执政者只有广泛听取并充分尊重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制订出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符合本国国情的大政方针,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毛泽东同志把人民群众比作“上帝”,由此“民意”即是“天意”。古今兴衰败亡的历史周期律警示我们:“天意”是不能违背的,谁违背“天意”,谁就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不断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关注、重视和改善民生,既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也是社会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或政权的前途命运取决于民心向背。谋民利者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无论是过去搞革命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生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并把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正因为如此,党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才使我国革命取得胜利、并使社会主义事业立于不败之地并蒸蒸日上,党的执政地位才得以坚持、执政基础不断得以巩固。

完善机制,保障民生,夯实党执政的制度基础

  没有制度作保障的民生是靠不住的。“民生”之所以在我国会成为“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的相关政治制度设计。现代法治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充足的公共品,因此,一个国家及其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相关制度安排就直接决定着民生的好坏。是否关注和重视民生反映着政府的价值追求、治国理念和一定时期政府的政策导向,而这些又都是其政治意志的直接体现,与体制机制的完善密切相关。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一整套综合的保障民生的体制机制应该覆盖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对象包括个体、私营、股份制企业的就业者,灵活就业者,以及非就业人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实践自己宗旨和价值观,巩固自身执政基础的要求,更是具体体现,也是当前我国最大的政治。民生短板不仅会激发各种社会矛盾,还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较大威胁。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退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更多的是需要内需来拉动。而拉动内需,民生理所当然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