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五周年专题学术讲座暨国家级项目申报辅导会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3-22浏览次数:458

3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J05B401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五周年专题学术讲座暨国家级项目申报辅导会。学院邀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央马工程重大委托课题首席专家、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贺东航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兴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

贺东航教授围绕“中国革命精气神之源”主题开展讲座。讲座以入党誓词作为引入点,围绕政治势能和党建“胶囊”,从“建党精神 ”“无限忠诚 ”“自我革命 ”“相忍为党 ”四个方面展开,介绍了二十世纪20年代至三十年代初的党建工作,特别是党建训练、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的具体实践,讲述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革命精气神的内涵:“忠诚、使命、担当、团结”,指出中国共产党每一步奋斗历程都是充满着惊心动魄,其征程波澜壮阔,在取得重大成就时也遇到重大挫折,但年轻的共产党人初心不变,坚守干事担事的革命精神,愈挫愈坚强。讲座以微观透视宏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气神”,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表现出的忠诚、团结、吃苦、党性和坚强等精神品质。

赵兴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贺教授的讲座贯穿了“政治势能”和”党建胶囊“这两个关键词,为我们回望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上海岁月“,揭示我们党在应对极为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发展壮大,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新的政权,并带领人民建设国家,取得今天如此伟大的成就,其重要原因就是加强党的建设,形成了建党精神。这一精神不仅体现在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上,而且有一种人格化的呈现。贺教授的讲座,以“叙事说理教学法”方式展开,为我们带来了走心的思政示范课,对于我们如何上好思政课提供了启迪。

讲座结束后,贺东航教授对申报2024年国家级项目的老师进行了一对一申报辅导,对每一份申报书从题目到框架、从内容到重难点都提出了切实具体的建议和意见。教师们认为贺东航教授给出的意见既中肯又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打磨申报书,争取在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中取得理想成绩。(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