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长江思想潮·荆楚学者热议二十大”专栏先后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学者理论文章,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原创性理论贡献作了深入解读和阐释。目前,全校广大干部师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掀起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热潮,师生们纷纷表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奋斗,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长江思想潮·荆楚学者热议二十大|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深邃思考,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指南。
正确认识大党独有难题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筚路蓝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根据中央组织部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671.2万名,基层组织493.6万个。党的力量的壮大显示了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与此同时,党肩负的历史重任巨大,管党治党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
百年大党“大的样子”,是有大志向、大境界、大格局、大情怀。党的大志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大境界,是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党的大格局,是胸怀天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大情怀,是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同富裕。
百年大党“大的难处”表现在多个层面,归结起来构成我们党的独有难题。正确认识“大党独有难题”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和把握“大党独有难题”。
首先,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是独一无二的,必然面临独有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这么大的一个党管好很不容易,把这么大的一个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不容易。”党员规模巨大,组织层级多、覆盖广、链条长,一旦出现大的问题会波及整体、影响全局,纠正起来难度极大,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我们党担负的使命是独一无二的,实现使命必须不断攻克独有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志向越是远大,使命越是崇高,越是对党提出更高要求。百年党史充分表明,我们党矢志不渝坚守初心、担负使命而不懈奋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独有难题,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再次,在新时代新的赶考征途中,我们党面对的巨大挑战是独一无二的,如何应对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是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前进的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崭新的探索,没有现成的可以借鉴的模式,因此必然会遇到独有难题,需要清除新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啃掉新的“硬骨头”。
最后,我们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构成独有难题。我们党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把这么一个大党管好治好,如何在政治上确保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杜绝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如何在思想上确保全党上下高度统一、令行禁止,革除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如何在组织上做到步调看齐、行动一致,破解宽松软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如何在作风上永葆先进,根治“四风”顽疾;如何在纪律上克己奉公,坚守底线,保持队伍的纯洁稳定,这些都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独有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必须充分认识我们“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这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大判断。”他一再告诫全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从提出大党有“大的难处”到强调“大党独有难题”,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始终对“大党独有难题”有着清醒认识和系统思考,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认识的深化。其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全党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破解独有难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努力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从政治建设上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大家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新时代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政治成果,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核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恩格斯说:“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列宁指出:“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邓小平强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使全党有了定盘星、全国人民有了主心骨,引领中华“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全党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确保全党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步调一致。
从思想建设上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凝心铸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全党思想,才能筑牢党的思想根基,必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从组织建设上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的基层组织有近500万个,如果全部能够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就会形成极其强大的战斗力。毋庸讳言,现实中有少数基层党组织存在松散软的问题,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强化政治领导,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堡垒。
从作风建设上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实现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整顿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形成并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许多优良作风,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力量,保证党的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拉开全面从严治党序幕,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推动党风政风根本好转,开创了新时代作风建设新局面。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最核心是民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要继续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强化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从纪律建设上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防止了党因腐败蔓延、“四风”肆虐、特权横行而变质褪色,防止了党被利益集团、权势团体渗透干预,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我们党历经百年、成就辉煌,党内党外、国内国外赞扬声很多。越是这样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他强调指出,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必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从制度建设上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完善党的制度体系,把制度建设贯穿各项建设之中,将制度治党贯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推动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同时,提出制度治党的理念,将党的制度建设重心从建章立制转向依靠制度进行治理,这是我们党制度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制度治党将成为党的制度建设的目标和核心。要狠抓制度落实,注重运用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来解决党内问题、规范党员行为。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养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习惯,真正使制度成为硬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管党治党的难题。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我们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五个必由之路”,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历史主动,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作者简介】
赵兴,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长江思想潮·荆楚学者热议二十大|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的历史性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发扬斗争精神的时代延续。“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内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也是百年大党对于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姿态应对新征程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的郑重宣誓。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准确把握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本质要求,对于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更加绚丽的华章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把握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三重逻辑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和内在要求。辩证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的相互作用,哪里有矛盾,哪里就会有斗争,斗争就是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要方式。历史运动的辩证法,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历史在矛盾运动中向前推进、螺旋上升的基本规律,指明了历史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斗争的艰辛与曲折。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引无产阶级寻求自身解放和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学说,正是在深入时代、基于时代、求解时代之问的斗争中产生的,也是在时代变幻的斗争中不断发展的,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特质。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就内在蕴含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直面风险挑战,努力攻坚克难的根本要求。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历史经验。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党的百年辉煌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斗争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民族危亡,党带领人民历经28年浴血奋战,实现改天换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封锁和侵略威胁,党和人民敢于亮剑,“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发展难题,我们党打破思想桎梏,锐意改革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带领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面对脱贫攻坚战,党带领人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书写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面对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伟力;面对反腐败斗争,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面对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我们党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以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始终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国家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正是一以贯之的斗争精神,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敢于斗争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敢于斗争更熔铸为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告诫全党要在革命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要认识到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如今,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集结号”,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面对可能的风险挑战,唯有以主动迎战的姿态,予以坚决斗争才有出路,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坚持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相统一,涵养斗争智慧
一是要站稳斗争立场,把准斗争方向。斗争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方向、讲立场、讲原则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见,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赢得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同时,还要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方向,清醒地认识到一切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都是我们坚决斗争的对象,不仅要斗争,而且一定要取得斗争的胜利。
二是要涵养斗争智慧,把握斗争“艺术”。斗争是一门艺术,善于斗争,必须要把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矛盾运动的规律启示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整体把握大势大局的基础上,做到因势而化、顺势而为。同时,还要筑牢底线思维,在面对触及底线和原则的问题上要寸步不让,坚决斗争到底;而在斗争策略的选择上则要灵活机动,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
三是要发扬斗争精神,锤炼斗争品格。党的百年历史是一座充满斗争智慧的思想宝库。新征程上,继续坚持和发扬斗争精神,要求我们自觉学习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所积累的一系列关于斗争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做到敢于批评、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敢于与各种错误的思潮和政治观点作坚决斗争。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历练,锤炼斗争本领。社会实践是锤炼斗争本领的大舞台,也是检验斗争品格的唯一标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政治品格只有在增强斗争本领的实践中才能得以铸就、在勇于担当作为中才能得以升华。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把握历史主动,全力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在新征程上以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作者:陈菲,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长江思想潮·荆楚学者热议二十大|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坚定
长江思想潮·荆楚学者热议二十大|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赵明
审核: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