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外媒报道

极目新闻客户端:走进全国重点实验室体验思政大课!武汉市大中小学教师齐聚江大共话思政课建设

时间:2025-04-14浏览:10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张茗洋 廖望者 吴思瑾

共话思政教育创新发展之路。410日,同上一堂《精绣河山》思政大课座谈会在江汉大学召开。来自武汉市高校以及中小学的思政教师齐聚一堂,聚焦“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合社会‘大课堂’”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与会教师共同探讨了《精绣河山》思政大课实践成果,深入探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当天,老师们还一同走进了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绣河山》教学场地,沉浸式感悟如何上好思政课。

大会现场,与会教师首先重温《精绣河山》大思政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会长、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先启,江汉大学党委书记覃道明,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陈菲共同担任主讲人。他们用生动的细节、真实的案例,向全社会讲述了一代代江汉大学人在精细爆破的科研与实践中,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精绣河山》思政大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获得大众赞誉。”人民网栏目主任、湖北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总策划刘薛蒂表示,《精绣河山》思政大课有三大特色,“一是以科学家精神铸魂,让思政课有深度,更有温度。二是以关键节点让思政课有热度,更有共鸣。三是以全媒体传播扩圈,让思政课有广度更有实效。

《精绣河山》思政大课的其中一位主讲人、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菲教授分享了这堂思政大课的课程设计思路。陈菲介绍,《精绣河山》思政大课立足辩证思维,从辩证思维出发设计了课堂的三个维度。她谈到。在《精绣河山》这堂大课的呈现上就蕴含着小与大的有机结合,以小见大形象表达出精细爆破就好像是将千钧之力集聚在一根绣花针的针尖之上,在祖国的大美河山上绣出精致优美的画卷。

座谈会上,与会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以及如何做好思政课建设。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欧阳简娣分享了自身的教学实践,331日她在组织学生观看《精绣河山》思政课时,爆破技术解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背后的精神支撑。“在爆破中,不仅是有技术上的付出,还有情怀上的付出以及信仰上的坚定,这其实就是让社会大课堂的素材引入思政小课堂,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

教师们还特别探讨了思政大课的跨学段教育作用。江汉大学实验小学副校长余娟老师讲述了亲身经历,她带着小学生观看《精绣河山》思政大课,本以为低龄学生难以理解,但孩子全程专注。她告诉记者,“这堂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温度,不仅在大学生心中筑牢信仰根基,更在小学生心里播下科学的种子。”

座谈会后,武汉市大中小学师生代表在研究人员带领下沉浸式参观学习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观看拆除沌阳高架桥、鄂州花湖机场等作业场景,零距离观摩炸药爆炸可视化、模拟精细爆破现场及精细爆破技术在多个场景领域的运用。

在全国重点实验室,师生代表见证了生动的爆破场景。如一次性爆破拆除全长超过三公里的沌阳高架桥时,通过影视资料和研究人员讲解,师生代表切实感受到武汉沌阳高架桥的爆破作业、精准控制爆破造成的粉尘污染的巨大困难,以及精细爆破的魅力。


信息来源:https://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2419395&cId=0&uik=0fpLwr0m&share_plat=wechat&sec=0eae26a4&tencentShare=1